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来到巴黎,第一站便前往东郊的拉雪兹神父公墓,绕一大圈终于寻见巴黎公社社员墙(Mur des Fédérés)。

1871528日,147名公社社员在墙前被枪决,公社失败。

这段春夏间的躁动,是中国革命史前史里的慷慨章节。没有料到的是,在今天公社墙的前方,赫然发现中国印迹:

拼音名称“PENG Shan Cheng”在法文墓碑上异常显眼,两行简介为“1906.四川——2004.巴黎”;“中国前市长、议员”。

 

巴黎公社社员墙

 

巴黎公社墙前的彭善承墓

 

经查,墓的主人是彭善承,曾任四川自贡市长、第一届中华民国立法委员。1949年赴台。(附《彭善承事略》,摘自1994版《广元县志》)

维基百科词条中,彭的卒年为问号。继续穷追不舍考证墓地选址的动机已不重要,愿同胞在此静静安眠。

最近一百年的中国故事里,巴黎公社叙事长期遵循固有话语体系,也曾一度改头换面、甚至如彭后事一般保持低调,不过改变终归是昙花一现。

 

工人阶级政府与工人政权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2014年版《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对巴黎公社作出最新历史评价:世界上第一个工人政权。

按照毛泽东的说法,中国民众首次纪念巴黎公社的活动,就是1926年他为纪念巴黎公社55周年在国民党政治讲习班上的讲演。伟大导师兼伟大开拓者、一代伟人评价道,巴黎公社“是工人阶级第一次起来打倒统治阶级的政治的经济的革命”。

工人阶级夺权革命的定性,可追溯到1871年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巴黎公社“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结果,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It was essentially a working class government, the product of the struggle of the producing against the appropriating class, the political form at last discovered under which to work out the economical emancipation of labor)。

1886年恩格斯在《纪念巴黎公社十五周年》一文中称:“1871年,工人阶级从有自己的历史以来第一次在一个作为首都的大城市中掌握了政权。但是,很可惜!这像梦一样消逝了。”

 

无产阶级政权与伟大尝试

这并没有消逝——在中国梦的“寻梦、追梦、圆梦”过程中重生。1971318日,东方革命正酣时,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两报一刊”编辑部发表《无产阶级专政胜利万岁——纪念巴黎公社一百周年》。自命为传承巴黎公社事业的执政党,在这篇借古喻今的战斗檄文中,顺便对公社作出了最权威定性:“这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无产阶级专政胜利万岁——纪念巴黎公社一百周年》,

《人民日报》19713181

 

在马克思著作中,无产阶级、工人阶级、劳动阶级概念基本等同。词义上看,“无产阶级政权”与《法兰西内战》所述“工人阶级的政府”没有大的出入。

与“尝试”类似的说法,还有“曙光”、“演习”。1872年马克思在《巴黎公社一周年纪念大会决议》中论述:“英勇的三月十八日运动是把人类从阶级社会中永远解放出来的伟大的社会革命的曙光。”1960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编辑部《列宁主义万岁》一文称:“巴黎公社是一个划时代的伟大革命,是无产阶级企图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具有全世界意义的第一次演习。”

 

“雏形”昙花一现于教科书

2002年的某一天,无意间对比中学历史课本时惊奇发现:新版教科书对巴黎公社的评价有了重大变化。

数十年来沿用的官方定义,被添了一个小尾巴:“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

 

“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世界近代现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研究国史的一盏指路灯,便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年代各版本历史教科书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评价。手头掌握的最早资料是1955年版高中历史教材,直到20世纪末的教育部审定课本,对巴黎公社的定性均与“无产阶级政权”或“伟大尝试”官方说法一致。

 

 

“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高级中学课本·世界近代现代史上》,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5

 

“第一次尝试”,《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世界近代现代史上》,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雏形”一说可追溯到1990年版周尚文、匡萃坚主编《新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读本》。而首现于历史教科书则是在199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版《世界近现代史课程学习指导书》。

历史教科书会影响一代人的历史观。“雏形”一改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对巴黎公社的高调评价,含蓄地以低一级规格代之。然而未及影响一代人,“雏形”这一提法的雏形几年内即被扼杀在摇篮中。最晚不过2006年,中学历史教科书重新回到“伟大尝试”和“无产阶级政权”说上来。

“雏形”昙花一现,世纪之交的这个悄然异动,未能在任何公开发布的党内文献中找到依据。

 

 

“建设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尝试”,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2》,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雏形”消逝不久,随着“课改”深入,一批新版实验课本登上历史舞台。2006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2》,在《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章节中,以崭新的标题提领“巴黎公社”这部分老内容:“建设无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尝试”。


 

 

话题:



0

推荐

李梁

李梁

15篇文章 6年前更新

北大学生,国际法研究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