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06年北京大学法学院开学典礼上,时任院长朱苏力对新生们娓娓道来:“去年的‘超女’后,社会上流行起一个英文缩写,PK,大致意思是‘单挑’;而我们学校的英文缩写恰恰是PKU。PK you,或许这是北大给你下的一道战书?PK yourself,或许这是北大对你的另一种提示?”
       正如紧追潮流的苏力教授所说,“PK”一词在国内的流行,自2005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栏目始,毫无疑问。那么“PKU”作为北大“英文缩写”,又是什么来头呢?
 
《超级女声》的“PK”(网络图片) 
 
       “PKU”与北大校园网域名
       2010年,北京大学档案馆校史馆编著的《北京大学图史 1898—2008》出版。这部中英文对照的校史,前半部分均未涉及北大英文简称,而从1949年之后的章节开始大量使用“PKU”指代“Peking University”。以“PKU”作为北大简称,这部著作是当下流行做法中的一例。
       校史编纂人员似乎在暗示,“PKU”是从新中国成立后“国立北京大学”(National Peking University)改为“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时开始使用并确立其地位的。
       这可能比实际时间早了近半个世纪。在北大档案馆、图书馆中,未发现任何与“北大简称何时确定为‘PKU’”相关的史料;另咨询校史专家及老教师,他们均无法提供“PKU”开始广泛使用的确切时间,但猜测始于“网络时代”。
       这种先后次序关系在英文媒体对北大的报道中得到了印证。1994年北大校园网接入国际互联网,域名作www.pku.edu.cn。在LexisNexis新闻数据库中可以发现,英文媒体首次将“PKU”一词与北大联系起来,始于1995年9月。一篇对北大学生发起中国首次网上救助行动的报道,记录了力学系学生蔡全清在互联网上留下的电子邮箱:caiqq@mccux0.mech.pku.edu.cn。这也是“pku”一词在这篇英文报道中的唯一一次亮相。
       当年4月的一篇学术论文中亦出现“pku”。同样是电子邮箱,北大数学系教授应隆安在通讯方式中专门标出一行“yingla@mccoxO.mech.pku.edu.ca”[原文如此——笔者注]。
       在中国官方新闻报道中,“PKU”被当作北大校名简称使用始于1998年6月11日。据当日新华社英文电讯,中国科学院和北大联合创办北京天体物理中心(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Peking University Joint Beijing Astrophysical Centre,简称CAS-PKU BAC)。 
       1999年的一篇学术论文曾将“PKU”作为Peking University的缩写:“All test were conducted at … Peking University (PKU) and Shantou University (STU)。”进入21世纪,以“PKU”作为校名缩写的例子逐渐多了起来。
       与1980年北大校长办公会议重新确定“Peking University”为北京大学“对外名称(英语拼音)”不同,至今仍未发现校方针对“PKU”一词有过任何正式明文规定。
       曾任北大计算中心、北大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时任北大计算中心副主任的黄达武教授向笔者确认,在1994年www.pku.edu.cn域名启用之际,无论是校方还是计算中心对北大英文简称都“没有明确规定”。北大此前曾使用过的电传号“22239 PKUNI CN”,仅仅是取了英文“大学”(university)一词的开头部分(uni)与P、K连为一体,也并非直接缩写为“PKU”。       
       笔者另向教育部咨询,得到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发展规划司、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的反馈:对于高校英文简称、缩写或字母编码,教育部及其下属机构并没有任何专门规定。2014年教育部核准的《北京大学章程》,亦未出现“PKU”字样。
       黄达武解释为何使用“PKU”:“因为当时‘Peking University’已成为公认的北京大学的英文全称,北京大学的英文缩写为‘PKU’就顺理成章地用上了。”
 
       “PKU”仍未被“公认”
       为建设“北京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迎接北大110周年校庆,北京大学形象建设委员会于2006年成立。该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纪要提到:“关于北大的英文校名,与会人员一致认为,‘Peking University’与‘PKU’是广受认同的北大英文校名与缩写,不必因一时的争论或其他顾虑而改变。”
       “PKU”域名启用之际,以“PKU”作为Peking University的缩写能否“顺理成章”地使用,后来“PKU”是否已成为“广受认同”的北大英文缩写,均值得推敲。
       在北大域名确立前,有五份英文文献曾出现以“PKU”一词指代北大的情形。其中,四份均为1970年代美国访华人士的个人回忆文章;另一篇1993年的论文系将“PKU”与其他研究机构缩写并列。除此之外,再无发现1994年之前将“PKU”作为北大简称的书面例证。
       对于北大英文简称问题,这些文献在权威性与效力上远低于《被淡忘的老“北大”》《“北大,Beida,我们共同的姓名”》所列举的1936—2004年校方正式书面材料。更何况,在“PKU”域名已上线运行数年后的1996年、1998年乃至2004年,以校方或相关部门名义正式出版的英文文献仍无视“PKU”的存在,坚持以Beida作为北大英文简称。
       1998年新华社报道中首次出现的“PKU”,可能只是为了忠实于报道对象自拟的英文缩写“CAS-PKU BAC”。这所国家通讯社同期其他涉及北大的报道,依然采用Beida指代北大。不仅如此,中国国家英文报纸《中国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官方对外媒体亦持续使用Beida至今。
       至于2006年北大形象建设委员会与会人员的观点,主要针对的是当时“Peking University”是否应改为所谓“Beijing University”的争议,无意且未能严格论证“PKU”一词的地位。会后“PKU”并未得到正式确认:2007年,《北京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管理办法》正式发布,该系统由“北京大学”、“北大”和“Peking University”等标志及其组合变化构成,没有“PKU”的踪影;系统中北京大学标准色“北大红”的对应英文名为“Beida Red”。
 
北京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中的“北大红”(Beida Red)(2007年)
 
       我们可以判断,当时确定www.pku.edu.cn为北大域名时,并未考虑到“PKU”可能会因此代替Beida成为常用简称,也未充分论证“PKU”这一表述的可行性。最近几年“PKU”的流行,或许只是一个偶然的误会。在此大胆假设,“超女”栏目如果提前10年推出来,届时苏力教授面对北大听众,是很难抖出“PK you”包袱效果的。
 
       “PKU”之歧义问题
       正如《再次回顾北京大学历史上曾经采用过的英语校名》一文所述,历史上北大中文、英文全称已有数次改动,若需将“PKU”确立为新的正式英文简称,在程序上应该并不复杂。而问题的关键在于:“PKU”一词本身存在严重歧义。
       查阅《不列颠百科全书》、《韦氏大学词典》(The 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美国传统词典》(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柯林斯英语词典》(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等工具书,“PKU”指向的并非“Peking University”,而是“Phenylketonuria”:苯丙酮尿症。
       用英文搜索引擎Google搜索“PKU”,前50项结果中的40多项均属于苯丙酮尿症。假设有外国友人对北大学术现状感兴趣,在Google中搜索“PKU research”,搜索结果的第一页无一与北大相关,均为“苯丙酮尿症研究”之类页面链接。这也反映出,针对“PKU”一词的含义及其识别,北大至少在互联网阵地上已完败于苯丙酮尿症,外界人士很难由“PKU”联想到北大。
       今天,互联网已成为人类社会获取信息的最重要途径之一——我们推断,新世纪以来北大网址www.pku.edu.cn的能见度(visibility)渐升,为推动“PKU”一词在国内被广泛视为北大英文简称,发挥了核心作用。而在北大“PKU”域名启用后的第20个年头,仍出现前段所述之尴尬局面令人反思,北大意义上的“PKU”为何难以被海外受众有效识别。
       “PKU”这一生造的文字符号脱离了语言(北大/Beida)本身而独立存在,三个字母在不同语言中读音各异。更堪忧的是,作为早已列入多家权威辞书词条的科学术语,PKU的全称Phenylketonuria为新拉丁语(New Latin),由“苯基”(phenyl)、“酮”(ketone)和“尿”(-uria)构成。这意味着对“PKU”与北大关系的识别,不仅在英语国家会出现问题。查阅维基百科“Phenylketonuria”词条,该病症的西班牙文、德文等缩写均为PKU。
 
《人民日报》中的“PKU”(2012年)
 
       甚至在中文权威文献中也难免出现。一度反感在中文里夹杂“字母词”的《人民日报》,2012年7月18日刊文《五省区PKU患儿获免费特殊奶粉》,标题中赫然出现“PKU”,正文中多次使用“PKU”。
       这里,“PKU”显然与“北大”没有直接关系,既不是“北大给你下的一道战书”,也不是“北大对你的另一种提示”——“PKU”是一种病。
 
原载《北京大学校报》
 
 
    【附】
       苏力:《走不出的风景——大学里的致辞,以及修辞》,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北京大学档案馆校史馆编:《北京大学图史 1898—2008》,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孙璐、富子梅:《五省区PKU患儿获免费特殊奶粉》,载《人民日报》2012年7月18日第4版。
       傅振国:《警惕字母词侵蚀汉语》,载《人民日报》2013年1月10日第4版。
       谷歌图书(Google Books)。
       LexisNexis新闻数据库。
 
       链接:
 
话题:



0

推荐

李梁

李梁

15篇文章 6年前更新

北大学生,国际法研究者

文章